文:张文光
张茂松牧师是台湾著名的牧者,牧养一间兴旺的教会,会友约四千多人。2016年3月出版 了个人传记《 Let’s Fly 飞吧!—张茂松牧师传记》(由陈思撰写,以琳出版,共288页 )。本书资料详尽,也收录多张珍贵照片。在这之前,对张牧师略有所闻,但所知不多。阅读了本书后,对张牧师的事迹了解多点。

张茂松牧师四十多年来只是牧养一间教会,即新店行道会。未成为传道之前,张茂松在1972-1974年大学暑假期间,曾在学园传道会服事,因此有很深厚的布道与个人谈道的底子。1974年张茂松到华神接受神学教育。1976年神学毕业后,当时才27岁的张茂松开始做传道人,来到新店开拓行道会,当时教会人数不到10人。1976 年的新店是一个荒凉小镇,有大片绿油油的稻田。教会聚会地点是租借的一间小公寓。年轻的张茂松就满有牧者心肠;非常殷勤的探访,关怀会友,分发福音单张。本书的作者陈思如此说:“而作为牧者,努力服事,关心每个人,不仅来自张茂松的个性与心地,更来自一份刻意的坚持与训练!他说,在那一段 日子,他经历生命的突破与学习,他培养自己在艰难的牧会环境中,不丧志,主动热情;训练自己勤奋,不懒惰;要求自己要做充满爱与关怀,形象突出的牧人。那一段是他牧人的生命与心性极其重要的养成期”。 (参《飞吧!张茂松牧师传记》页80)
根据作者的说法,张茂松的第一阶段的事奉 (1976年开始到1980年),深受倪柝声的影响。当时他最爱的书包括《人的破碎,灵的出来》,《献给无名的传道者》,以及《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页73)。这个阶段他多讲十字架,受苦的信息,诸如要治死肉体,单纯地爱主,不要爱世界,要为主舍己等。讲道的风格是“大块文章”,旁证博引;“以经解经”是他这个阶段的讲章之特色。
第二阶段(1980年秋天,事奉第四年开始)则受韩国的赵镛基牧师之影响,在讲道时,多讲“信心,盼望,圣灵”;非常注重每次讲道必须给人带来盼望,安慰与祝福。这段时间他恍然大悟,不是十字架的真理不重要,而是十字架的目的不是死亡,是复活。(参页163)。

1980年秋天,张牧师第一次赴韩国,到赵镛基的教会观摩。此行彻底改变他的神学观(页100),从此走上灵恩路线 – 医病,赶鬼,祷告,方言。讲道也多讲祝福,盼望,喜乐的信息。本书也收录张茂松牧师一篇文章《我的讲道学习》,讲述他学习讲道的历程,以及从倪柝声,赵镛基,寇世远,沈保罗,二月河身上学习,有关如何把道讲得更好的功课。是牧者,长执值得一读的文章。(页162-168)。
张茂松以其过人的毅力与胆识,为新店行道会建了5间礼拜堂。其中兴建第四间礼拜堂过程尤其坎坷艰辛。1988年张茂松在没有与教会领导层商讨的情况下,买了一块地,要为教会兴建第四间礼拜堂,因而经历无数的拦阻与考验(参本书132页起)。几经艰辛,教堂终于在三年后建竣,然而更巨大的考验接着而来。作者说“那时,他的领导力不够成熟,沟通也不顺畅”,因此与长执会出现了很大的张力。那一阵子,张茂松牧师极其疲惫与失落,甚至拟好辞职信,锁在办公室的抽屉里,“每次伤心失望时,就拿出来”。(页139)但是看到手边还未完成的事情,又把辞职信放回去。一直到2000年,即9年后才把辞职信撕掉。
1996年,服事了20周年,教会把给他的纪念品――一个银色的圆盘,挂在他宿舍的门把上(书里没说原因)。当他收到这个礼物时,“伤心难过到不能自已”(参页140)。但他仍然没有辞职。接着有些执事想要修改章程,将退休年龄提前,逼他退休。而那时他55岁未到,令他震惊,伤感。但他仍然没有呈辞。他说了一句蛮有意思的话:“不是我特别爱神,而是我怕神!因为怕神,我必须放下人的欲望,而顺从神的旨意。神不让我离开,我便不敢离开。”(页142)
2010年张茂松举办“牧者训练学园”,在第一堂课里,他说了这番话:“牧者们,你要快乐服事,并要立志在所牧养的教会埋下来,把根扎下,只有深深扎根,你才能负完全的责任。”(页140)
比起现在事奉三年五年就嚷着要充电,换工场的牧者,张氏的尽忠职守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书中也揭示,张牧师非常看重祷告,他有句常说的话:“ 一个教会的 主日兴旺,只能说讲员受欢迎;而祷告会兴旺,则说明耶稣受欢迎”(参页218)。因此强力推动每天30分祷告,为会友,为有需要的邻舍,为国家大事跪下祷告,膝盖皮因此特别厚。他写讲章是跪着,一面祷告一面写的。
在塑造教会文化上,张茂松“打造会众阳光,健康,飞鹰,使徒的生命”(页183),希望信徒“在任何事上,都可以保有基督信仰的价值观;希望耶稣的生命在每一个人的生命深处复活;活出喜乐,盼望,健康,宽广,活出服务,牺牲,智慧,勇气; 活出不怕困难,顽强和多走一里路的精神”。简言之他的教会的品牌叫做“卓越”。
张牧师也不断挑战自己,学习用新的科技工具 来发展教会圣工。他是最早学习电脑打字,用电脑写讲章, 用脸书(Facebook),LINE来传播福音,基督教真理的牧师之一。
他也推广非常庞大的联网祷告会事工(叫做Miracle on line),透过联网与屏幕,连接世界各地的基督徒一起祷告,也传播现场发生的神迹与医治(参本书218-233页的详细记载)。张氏的教会非常注重神迹奇事,这可能不是传统教会能接受的。
我们不竟然完全同意张氏的所有作为言论,但是他竭尽所能,为神敢于做梦,有异象,有冲劲; 看重祷告;忠于上帝,不轻言放弃的生命与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017 Jan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