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探索 — 谈《三少爷的剑》中的人伦关系

文:张文光

《三少爷的剑》的第二条主线,也是古龙的拿手好戏,即描写人性,或说是人与人的关系。正如龚鹏程所说:“这部武侠小说,并没有涉及人与国家社会的权利义务问题,却以极大的篇幅在处理人与家庭的关系”(古龙精品集,风云时代版,导读推荐文〈藏在雾里的剑〉)。首先是慕容秋荻与谢晓峰的爱情与仇怨;接着是谢小荻(小弟)与谢晓峰的父子情仇;最终是铁开诚,简传学与谢晓峰之间化敌为友的情谊。

慕容秋荻是谢晓峰的情人,16岁时认识风流倜傥的谢晓峰;谢晓峰逢场作戏,与她有了一夜情,生了一个孩子谢小荻(又叫“小弟“)。谢晓峰叫她等他7年,但是7年过了,谢晓峰没有来娶她。反倒是等到她与慕容世家的外姓弟子茅一云订亲的第二晚,与她私奔。但是,谢晓峰岂能被一个女人绑住,私奔半个月后,他又甩掉她(这次的离去是因为谢诈死,隐姓埋名的脱离江湖)。

Photo by Lam Been Koon

慕容秋荻因此心中充满怨恨,一心想除掉谢晓峰而后快。但是慕容秋迪也不是善类,她是个蛇蝎美人,攻计于心,野心勃勃,想称霸武林。不只控制了慕容世家(武林四大世家之一), 还想借着谢晓峰的姑姑谢凤凰的手,执行家法,用“淫人妻女,斩其双足”的理由来除去谢晓峰,控制神剑山庄(参二七章〈聚短离长〉页25)。然而她的计谋不能得逞,因为神剑山庄的管家谢掌柜用独门绝技,夺取她手中握着(谢家)的剑。谢掌柜说神剑山庄的庄主谢王孙曾交待,如有外人握着谢家的剑,就必须用这招夺回来 (页28)。

慕容秋荻真正可怕的地方是,她不会感情用事,处心积虑,样样事情都以夺权为目的, 甚至不惜利用孩子。自己组织了一个叫做“天尊”的组织,势力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甚至还想借着峨嵋派的女子弟厉真真控制武林的七大剑派 – 武当,点苍,华山,昆仑,海南,峨嵋与崆峒。然后 登上武林盟主的宝座。

Photo by Lam Been Koon

小弟与他的母亲及天尊的高手联手设下圈套,原本要杀害谢晓峰,但是当柳枯竹的剑刺向谢晓峰时,小弟却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臂头档了这致命的一剑 (二十四章〈地破天惊〉)。而当小弟因为得知母亲(慕容秋荻)为他安排迎娶的女人娃娃,竟然与父亲有过关系时,心中充满了恨意(第二十八章〈身经百战〉页46,60)。书中接着描写他闹市纵酒,负气与红旗镖局作对,伤人并折毁他们的镖旗。谢晓峰为他抵罪,并说:“这里没有你的事了,你走吧。我一直没有好好照顾你,你小时一定受尽别人的耻笑,我只希望你能好好做人,酒色二字,最好……”(页107)但是小弟不听,怒气冲冲,头也不回的离开。当时“大雨如注,沿着他湿透了的头发滚滚流落,流过他的眼睛,就再分不清那究竟是雨水?还是泪水?”(页107)

在与红旗镖局的镖头铁开诚(燕十三的徒弟)对峙时,谢晓峰却被天尊收买的曹寒玉,袁家兄弟,夏侯星暗算,深受重伤。幸好,小弟良心发现,回到现场,借用天尊的名号救他。并且强迫名医简复生为他治伤。但是简复生无能为力;而他医术一样高明的儿子简传学也宣告,谢晓峰因为旧创新伤,顶多能活七天 (第三七章〈看破生死〉,页176)。

在《三少爷的剑》中古龙对小弟这个人物,著墨不是相当多。但是却勾勒出一个拥有一个名满天下,但却是一个缺席父亲的少年人的心理。他对这个父亲又爱又恨,因为父亲没有承认他而心怀怨恨,甚至有点偏激。对于父亲的威名,自己觉得不如,但是又希望能超越他,所以一直要往上爬,一心想赶快成名,以证明自己。书中结尾写道他入了点苍门下,在不满十招之内,伤了华山的长门弟子,也是江湖中的成名剑客梅长华,此外,又在短短的五天内,击败武当高手,奇迹般的崛起,几乎一夜之间名满天下。甚至娶了新任武林盟主历真真 (参第四七章〈淡泊名利〉)。三少爷的影子似乎又重新出现在谢小荻身上,好像合了现代心理学所说的家庭悲剧的恶性循环。父亲千方百计想摆脱的,鬼使神差又发生在儿子身上。

《三少爷的剑》在后半部加了两个人物,即红旗镖局的总镖头铁开诚与医生简传学。铁开诚师从燕十三, 从燕十三口中听闻三少爷的事迹已久。内心深处对三少爷谢晓峰满了稀奇崇敬之心。原本是要用三少爷的血,来洗清镖旗被谢小荻所毁的耻辱。但是后来发现自己成了天尊的一个棋子,而与三少爷并肩与被天尊收买的曹寒玉,袁家兄弟,夏侯星四人一决高低。而三少爷也从铁开诚的口中多一点了解他的终极对手:燕十三。

简学传本来是天尊按排来谋害谢晓峰的,天尊的计划是叫简学传在谢晓峰伤口加点腐骨的药,以便他没有力量反击,那么昆仑派的田在龙就可杀他。但是简学传做不到,因为他投入天尊不过才几个月,而学医却已有二十年,医道已经深入其心,他不舍吧人命当儿戏。然而他的确出卖了三少爷,因为他把三少爷将死的消息与他的行踪透露给天尊的人知道。但是谢晓峰没有怪他(参第四一章〈看轻生死〉)。古龙的英雄不同于一般传统的侠客,因为他们多是沉溺声色犬马的“世俗”“欢乐英雄”,他们不像梁羽生的英雄那么奉公守法,道德高超,正义凛然。相反的,他们有许多的缺点,如纵情酒色,不谨守江湖规则,甚至偷盗等(比如说楚留香,萧十一郎是大盗)。但是他们都是性情中人,充满豪情,看重友情,处处表现出宽容的人性味。有人说古龙的小说其实是他情感的自叙,他所创造的人物一般融入本人的人生态度,生活方式与体验,例如朋友永远第一,这正是古龙本人的人生信念(参林保淳主编,〈傲世鬼才一古龙〉,页249)。

古龙曾经说“人性”才是每本小说中不能缺少的元素; 而优秀的武侠小说应该“多写些光明,少写黑暗,多写些人性,少写些流血”(参其〈我说武侠小说〉,《欢乐英雄》代序》。我想古龙的这种自觉,努力,在他创新时期(1968-1976)的小说中,如本书《三少爷的剑》,《多情剑客无情剑》,《天涯明月刀》,《七种武器》等书中呈现的淋漓尽致。

(2017年7月18日)

剑在人亡,剑亡人在 ――我读《三少爷的剑》

文:张文光

2016年年尾,我与妻子到英国探望女儿。想到旅途中可以读点书,因此带了王德威的《后遗民书写》与古龙的《三少爷的剑》。许多年前,曾经看过楚原导演,尔冬升主演的同名电影,觉得还蛮不错的。不久前尔冬升导演,徐克监制,重拍的新版公演。我想去看;但是一下子就落画了。至于小说则从未读过,于是把藏在书架内不太显眼的地方,约10年前买的书翻出来阅读。

Photo by Lam Been Koon

我读的最多的武侠小说都是古龙所写的;可能他的文字简练,情节 引人入胜,所以可以一口气读完 。不像王度庐,梁羽生的武侠小说,节奏 比较缓慢,有的读了几年都没有读完。《三少爷的剑》是古龙“江湖人系列”的第一本。意图很明显,他想写他所了解的江湖,与江湖中人的人情事迹,快意恩仇。古龙曾经大刺刺地说:“谁规定武侠小说一定要怎样写,才能算为正宗的武侠小说呢?武侠小说也和别的小说一样,只要你能吸引读者,使读者被你的人物的故事所感动,你就算成功。”(参他为《大人物》所做的序文《〈代序――谈“新”与“变”〉)。他也曾说他比较喜欢写的是人性。因此他的作品几乎不提及任何历史背景,不像金庸,梁羽生往往将小说的时代背景设定在某个明显的历史框架中,“融于历史的人物”。古龙小说的特点是将主力放在人物身上,加上一些哲理的探讨,比如说《七种武器》虽以武器如“碧玉刀”,“长生剑”,“ 离别钩” 等为名,但其实不是写武器,而是歌颂一些品格,如诚实,自信心,决心等。此外,古龙创造出一种诗化的文字,一种一看即能认出的“古龙文体”。简单几个字,就成一段,整个版面只有几段文字。如《三 少爷的剑》第一章的第一页如此写道:“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洲。残秋。木叶萧萧,夕阳满天。……”等区区约120 个字。有人说他是骗稿费;但是对于忙碌的现代人,这种写法可能比起金庸,梁羽生的长篇累赘,密密麻麻的排版,更来得有亲和力。

70年代电影版本的故事大纲是说神剑山庄的三少爷谢晓峰厌倦了江湖的斗争,杀戮比剑的生涯,诈死避世,隐姓埋名,退出江湖,躲在妓院作个“没用的阿吉”。然而江湖不放过他,逼得他重现江湖,大开杀戒。

但是原著的层次显然高得多了。除了谢晓峰,古龙还写了至少另外两个灵魂人物,即燕十三与慕容秋荻。燕十三是个中年剑客,十七岁就已名满天下;剑就是他的生命,他放不下他那柄剑,别人也不容他放下他的剑。说穿了,燕十三是个身不由己的杀人机器。古龙如此描写燕十三:“他太冷。一种已深入骨髓的冷漠与疲倦,却偏偏带着种逼人的杀气。他疲倦,也许只因为他已杀过太多人,有些甚至是不该杀的人。他杀人,只因为他从无选择的余地。”(第一章)

说《三少爷的剑》的主题是关于人生命的无奈应该不会错到哪里去。我所说的“无奈”, 指的是有点像鬼使神差,无可避免地,必须弑父的那种希腊悲剧。古龙称之为“命运”,他说道:“如果这世界有了一个谢晓峰,又有了一个燕十三,他们相见的时候,总有有一个人的血,会染红另一个人的剑锋。”(古龙精品集,风云时代版本,四三章,页274)。

Photo by Lam Been Koon

在书中古龙又说:“江湖中本就没有绝对的是非,江湖人为了要达到某种目的,本就该不择手段。”(风云时代出版,第四一章,页240),又借谢晓峰的口说:“这就是江湖人的命运,生活在江湖中,就像是风中的落叶,水中的浮萍,往往都是身不由主的 ……” (页246)。我猜想古龙的那句名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能就是出于此处了。

燕十三平生最大的愿望是与天下无双的谢晓峰一决高低,看看他的“夺命十三剑”是否胜得过三少爷的剑,看看谁才是“天下第一剑”。当他获悉三少爷“死”了之后,万念俱灰地将自己的缀有十三颗豆大明珠的长剑沉与绿水湖中。因为谢晓峰一死,他的一生也失去了目标方向,成了如风中的残叶。直等到他寻到三少爷,并将当时已身受重伤,只得三天命的他救活,生命才再次绽放光芒。令人唏嘘的是,救命者也必须扮演夺命者的角色;接着燕十三如愿地与三少爷决斗。在这场决斗中,燕十三终于找到他生命的祭坛,并将自己的生命祭奠于其上。

古龙用“剑”意寓一个人一生所追求的,或终极关怀。这“剑”足以让人自愿牺牲生命,书中这么说:“对某些人来说,剑不过是一把剑,是一种用钢铁铸成的,可以防身,也可以杀人的利器。可是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剑的意义就完全不同,因为他们已经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他们的剑,他们的生命已与他们的剑融为一体。因为只有剑,才能带给他们声名,财富,荣耀,也只有剑,才能带给他们羞耻和死亡。剑在人在,剑亡人亡。”(四十章,页222)

这“剑”的应许(promise)其实是蛮宗教性的(religious),也确实令人着迷。剑可令人君临天下,成为“天下第一”。书中甚至说“剑在人在,剑亡人亡”。“剑的本身,就已有了生命,有了灵魂”。剑成了“肉身”,成了神明,成了魔鬼;成了弗洛伊德所说的alter ego。

三少爷的“剑”给他的生命带来什么?三少爷年少成名,早有了“天下第一剑”的盛名;但是盛名却成了他的枷锁,他一心想挣脱它。不惜诈死以埋葬江湖人眼中的“三少爷”。天下人梦寐以求的荣誉,他有了。但吊诡的很,他却千方百计想逃脱盛名的樊笼。最终他发现:一旦是三少爷永远是三少爷,就算是自己双手拇指削了,从此不能握剑,人家还是不放过他。古龙说,“剑在人在”,其实是“剑在人亡”也 — “剑”已经牢牢控制了人的生命,使人迷失自我。

燕十三呢?他为剑奉献一生。剑本来就是他的命根子,是他的人生的全部,也是他存在的终极意义。但是书中神来之笔,在于古龙描写灵动如毒蛇的“夺命十三剑”,最后自己发展出第十五剑,而且这第十五剑已经不被控制,犹如随时能吞噬人的毒龙。

在原著中,燕十三最终杀身取仁。当他与三少爷决斗时,本来可以杀死三少爷的,但他却出人意料的“回转了剑锋,割断了他自己的咽喉。”燕十三不惜以自己的生命毁了最高的剑术:第十五剑,以免它祸害人间。古龙这么描写:“可是在剑锋割断他咽喉的那一瞬间,他的眼睛里已不再有恐惧。在那一瞬间,他的眼神忽然间变得清澈而空明。充满了幸福和平静。”(四六章,页320-321)

燕十三能在临界点,毅然舍身毁掉奉献了一生的剑的情节,想来一生纵横江湖,名利双收,但心灵空虚,被酒精所控制,沉迷女色的古龙是想提醒我们一些重要的人生哲理,问题是读者们读到了吗?

(2017年7月12日)

后记:在写了这篇文章后,我问了谷歌兄,发现《三少爷的剑》是古龙在1975年写的。随后我也查了林保淳主编的《傲世鬼才一古龙》 这本书,证实《三少爷的剑》是在1975年开始连载于台湾《武侠春秋》杂志。是属于古龙较后期,也是他“创新时期”(1968-1976)末期的作品 。古龙多部代表作如《多情剑客无情剑》,《楚留香》,《 流星蝴蝶剑》 《天涯明月刀》,《七种武器》等都是在这个阶段写的(参林保淳主编的《傲世鬼才一古龙》,页70)。

古龙本名熊耀华,1937年出生于香港, 1950年随父母移居台北。后来父母离异,古龙与父亲关系恶劣,18岁离家出,从此再没有回家。未成年的古龙孤独在台北县瑞芳小镇挣扎求生。靠自己的努力,考进淡江英语专科学校(即淡江大学前身)。因此涉猎许多外国文学作品 。古龙酷爱阅读,据说藏书十万册以上(参林保淳主编的《傲世鬼才一古龙》,页56)。11岁开始写小说,1960年出版第一本小说《 苍穹神剑》。淡江时期开始喝酒 ,成名后喜欢出入风月场所,酗酒严重。1980年10月,古龙在“吟松阁酒楼”因心高气傲拒绝江湖人的拼酒,而被人用刀刺伤,失血两千CC,差点丧命。接着妻子梅宝珠带着儿子离开, 使古龙深受打击。古龙也因为遭人砍伤手腕,有很长的时间难以提笔创作,只能口述,他人代笔, 写作生涯来到“英雄末路”的局面 。古龙最后一部作品《 猎鹰赌局》是在1984年出版(参林保淳主编的《傲世鬼才一古龙》,页10-12)。因为长时间的纵欲饮酒,古龙患上肝硬化, 脾脏肿大,胃出血等病症,1985年9月21日病逝,享年区区48岁。

《三少爷的剑》是古龙在“吟松阁酒楼“ 事件与妻子离开之前所写,当时的他名成利就,根据古龙自己的说法,他写《三少爷的剑》(江湖人系列第一本)是希望写 “一点必要,成熟,满意的东西”(参林保淳主编的《 傲世鬼才一古龙》,页10)。

而楚原导演,尔东升演出的电影版是在1977年公映。说起来是当年一部相当成功的电影  。最近在ASTRO 频道看到2016年尔东升导演,徐克监制的新版,真的感到新不如旧,甚至有点惨不忍睹的感觉,看到一半就不看了。新版电影中的燕十三跟原著相去甚远,完全失去了燕十三高雅的风骨。造型令人不敢恭维,有抄袭Heath Ledger在《 蝙蝠侠》中小丑之嫌,简直是糟蹋了古龙笔下燕十三这个灵魂人物。

(2017年7月13日)